先礼后兵出自哪本书?这本书内容详解!
作者:贝勒公举 来源:超变下载站 时间:2025-07-03 09:12:20
先礼后兵:出自《孙子兵法》的智慧与详解
一、引言
“先礼后兵”这一成语,源自我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智慧。本文将围绕“先礼后兵”这一关键词,探讨其出处——《孙子兵法》,并对该书内容进行详解。
二、《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家圣典”。作者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该书共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等,内容丰富,论述精辟。
三、先礼后兵的出处
“先礼后兵”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如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輮,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闾,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务先争于天下,而莫若争于天下之先。故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四、《孙子兵法》内容详解
1. 计篇:论述战争的本质、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条件等,强调计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2. 作战篇:论述战争的准备、军队的编制、将领的选拔等,强调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
3. 谋攻篇:论述攻城掠地的策略,强调“上兵伐谋”的原则。
4. 形篇:论述战争形势的变化,强调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兵力的原则。
5. 势篇:论述军队的气势和士气,强调“势”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6. 虚实篇:论述虚实之术,强调根据敌我虚实情况制定战术。
7. 军争篇:论述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强调根据敌我实力对比制定策略。
8. 九变篇:论述将领在战争中的应变能力,强调灵活运用兵力的原则。
9. 行军篇:论述军队的行军布阵,强调根据地形、敌情制定行军策略。
10. 地形篇:论述地形对战争的影响,强调根据地形制定战术。
11. 九地篇:论述不同地形对战争的影响,强调根据地形变化制定战术。
12. 火攻篇:论述火攻的战术,强调火攻在战争中的运用。
13. 用间篇:论述间谍的运用,强调间谍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五、结语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兵书的瑰宝,其“先礼后兵”的思想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学习其军事智慧,更要将其运用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为我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相关问答
1. 问题:先礼后兵这一成语出自哪本书?
答案: 先礼后兵这一成语出自《孙子兵法》。
2. 问题:《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答案: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
3. 问题:《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
答案: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
4. 问题:先礼后兵在《孙子兵法》中的具体位置是哪里?
答案: 先礼后兵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5. 问题:先礼后兵在《孙子兵法》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先礼后兵是指在战争中,先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和平,如果和平不成,再采取军事手段。这体现了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的原则。
- 上一篇: 性感美少女如何穿搭?适合什么场合?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