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资讯 > 游戏攻略 > 怒发冲冠出自哪位诗人?其故事背景是什么?

怒发冲冠出自哪位诗人?其故事背景是什么?

作者:北极的鱼 来源:超变下载站 时间:2025-09-26 21:38:46

怒发冲冠出自哪位诗人?其故事背景是什么?

怒发冲冠出自哪位诗人?其故事背景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怒发冲冠"这一成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愤怒到极点,头发直竖,几乎要冲破帽子的情况,用以形容极度愤怒的情绪。

一、诗人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词中之龙”。辛弃疾的词作以豪放派风格著称,善于抒发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故事背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辛弃疾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当时,南宋朝廷腐败,金国侵略不断,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

这首词是为好友陈同甫而作,陈同甫是辛弃疾的知己,也是一位有抱负的爱国志士。辛弃疾在词中通过描绘古代战场上英勇壮烈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陈同甫的敬佩和对他未来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期望。

三、词作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通过“醉里挑灯看剑”这一句,描绘了陈同甫在醉酒之后仍然不忘国家大事的形象。而“梦回吹角连营”则表现了陈同甫在梦中回忆起古代战场上的英勇壮烈。接下来的几句,辛弃疾通过描绘战场上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

四、成语“怒发冲冠”的来源

在词的结尾,“可怜白发生”一句,辛弃疾运用了“怒发冲冠”这一成语。这里的“怒发冲冠”并非直接描述战场上的情景,而是通过这一成语,表达了辛弃疾对陈同甫的敬佩和对他为国家付出的辛劳的感慨。

相关问答

1.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答:这首词的主题是表达辛弃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好友陈同甫的敬佩和对他未来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期望。

2. “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具体运用是什么?

答:在词的结尾,“可怜白发生”一句中,辛弃疾运用了“怒发冲冠”这一成语,用以表达对陈同甫的敬佩和对他为国家付出的辛劳的感慨。

3. 辛弃疾的这首词与他的个人经历有什么关系?

答: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辛弃疾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当时南宋朝廷腐败,金国侵略不断,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