眰恦是什么意思?眰恦在古文中是什么用法?
作者:迟暮晚舟 来源:超变下载站 时间:2025-09-27 01:05:32
眰恦是什么意思?眰恦在古文中是什么用法?
一、引言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词的用法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眰恦”这个词语,了解它的意思以及在古文中的用法。
二、眰恦的意思
“眰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由“眰”和“恦”两个字组成。其中,“眰”字的本义是“目光炯炯,明亮的样子”,引申为“注视、凝视”;“恦”字的本义是“恐惧、害怕”,引申为“忧虑、担心”。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眰恦”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注视着令人忧虑的事物”或“担心地看着”。
三、眰恦在古文中的用法
1. 形容词用法
在古文中,“眰恦”作为形容词,常用于形容人的神态或心情。例如:
(1)彼童子之才,眰恦而不可及也。(《孟子·告子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个小孩的才华,让人注视着感到忧虑,难以达到。
(2)眰恦之色,见于其面。(《史记·孔子世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忧虑的神色,显露在他的脸上。
2. 动词用法
在古文中,“眰恦”作为动词,表示注视或担心。例如:
(1)眰恦而视之,其色如死灰。(《庄子·逍遥游》)
这句话的意思是:注视着他,他的脸色像死灰一样。
(2)眰恦于朝,忧心忡忡。(《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朝廷上注视着,心情忧虑不安。
四、总结
“眰恦”这个词语在古文中具有丰富的用法,既可以作为形容词,也可以作为动词。它所表达的意思是注视着令人忧虑的事物或担心地看着。通过对“眰恦”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五、相关问答
1. 问题:眰恦在古文中有哪些常见的搭配用法?
回答: 眰恦在古文中常见的搭配用法有“眰恦而视之”、“眰恦之色”等,这些搭配多用于描述人物的神态或心情。
2. 问题:眰恦在古文中与现代汉语的“注视”有什么区别?
回答: 眰恦在古文中除了表示“注视”的意思外,还带有“忧虑”或“担心”的意味,而现代汉语中的“注视”则更侧重于目光的集中。
3. 问题:眰恦在古文中是否只用于描述人物?
回答: 不完全如此。虽然眰恦在古文中多用于描述人物,但也可以用于描述事物,如“眰恦之景”等,表示对某种景象的忧虑或担心。
4. 问题:眰恦在古文中是否只用于文学作品?
回答: 不是的。眰恦在古文中不仅用于文学作品,也出现在历史记载、哲学著作等不同类型的文献中。
- 上一篇: 植物大战僵尸图鉴怎么查?有哪些植物介绍?
- 下一篇: 没有了